“2008年8.5亿巨资打造,中国骗了我们所有人!65座山被炸平,最尴尬机场吞吐量竟为零?”

河池 更新于:2025-07-26 23:41
  • 我家有只小西米
    “中国骗了我们所有人!”2008年我国耗费8.5亿,拦腰炸平65座山,造出吞吐量最少的机场,美国专家得知后专门来机场检测,不料检测结果让他们大吃一惊!

    广西河池做了一个看似“疯狂”的决定,在群山环抱的喀斯特地貌中,要建一座机场,这个想法听起来就不靠谱,河池全境都是山,最平的地方也被群峰环绕。

    这里距离南宁400多公里,开车要5个小时,去趟省会比出国还麻烦,选址团队跑遍河池,最终选中见塘山,这里海拔677米,四周被65座山头包围,最大高差300米,要建机场只有一个办法:把山搬走。

    工程开始后施工队每天都在和大山较劲,65座山头要一座座炸掉,23条深沟要填平,爆破是个技术活,药量多了周围房屋受损,少了炸不透岩石,施工人员在悬崖边作业,脚下就是几百米深渊。

    有些沟深达100多米,相当于30层楼高,工程师采用分层强夯技术,用几十吨重的夯锤反复砸实碎石,这种看似粗暴的方法,实际上比混凝土浇筑更适合当地地质。

    工程师把跑道做成梭形,中间宽两头窄,既节省土石方,又适应山顶地形,2200米的跑道,刚好满足支线客机起降需求。

    2014年河池机场通航,场面有些尴尬,每天航班寥寥无几,有时一天只有一架飞机起降,网上有人调侃这是“最亏本机场”,建设成本8.5亿,客流量却少得可怜。

    但当地人不这么看,机场通航半年后变化就显现了,以前运不出去的山茶油、核桃、桑蚕丝,现在可以空运到广州深圳,当地企业开始接到东南亚订单,因为交通便利了。

    河池的锡矿、铅锌矿品质很好,但以前运输成本太高,很多优质矿产只能就地粗加工,机场开通后精矿粉可以直接空运出口,附加值翻了几倍。

    河池有世界地质公园,还有壮族、瑶族特色村寨,但以前游客来一趟太折腾,现在从广州飞过来只要1小时,周末游成为可能。

    机场还带来意想不到的产业,建设时炸出的页岩废料,原本是处理难题,后来发现这些石料硬度好、规格标准正适合做高铁道砟,废料变成了抢手货,每吨能卖几十元。

    通航前河池GDP增长缓慢,机场开通后增速明显加快,2023年河池旅游收入超过400亿元,占全市经济总量近三分之一。

    当然争议也一直存在,有经济学家质疑,在人口稀少的山区建机场是否划算,毕竟8.5亿投资,如果用来修路架桥,可能覆盖面更广。

    但支持者认为山区发展不能只算短期账,河池有丰富的矿产和生态资源,缺的就是便捷的对外通道,机场虽然初期亏损,但长远看是战略投资。

    河池机场确实创造了纪录,在如此复杂的地质条件下建机场,技术难度超出想象,国外同行也很关注,不是因为“震惊”,而是想了解在喀斯特地貌中的建设经验。

    现在从卫星图俯瞰,机场就像一枚银色徽章,镶嵌在桂西北的群山中,跑道延伸到悬崖边,飞机起飞时仿佛冲入云海,这个画面既壮观又象征意义十足——河池用这种方式,把自己接入了现代交通网络。

    十多年过去,河池机场的客流量稳步增长,虽然还算不上繁忙,但已经成为当地不可缺少的基础设施,它证明了一个道理:有时候看似“不划算”的投资,可能正是发展的关键一步。

    站在见塘山顶,看着飞机在群峰间穿行,你会明白当初建设者的坚持,在中国的版图上,每个地方都应该有发展的机会,哪怕要为此移山填海。

    信源:
    中国民航局官网《中国民用航空局关于河池机场通航的公告》
    广西自然资源厅官网《河池机场建设工程环境影响评估报告》
    举报

你的回答

单击“发布您的答案”,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